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园地>详细内容

参政党组织参与协商民主亟需破解五道难题

发布时间:2021-05-11 信息来源: 【字体:

农工党湖南省委会委员、常德市政协常委、农工党常德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陈钰,常德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常德市委会秘书长杨鑫反映:民主党派市、县级组织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主体之一,在参与构建和落实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进程中遭遇了诸多实践难题。

    一是亟需破解“软法”保障的制度难题。201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和以往的相关规定为协商民主实践提供了制度支撑,但离“有力支撑”的现实需求还有差距,亟需在“刚性规定”上下功夫。协商民主存在“上游有要求,中游缺指标,下游难落实”的情况,缺乏解释条文、实施细则和评价指标的支撑,程序、效力等不明确,使协商民主难以“接地”。

    二是亟需破解协商主体不对等的地位难题。协商过程中,参政党组织与政权机关所占据的信息、资源严重不对称。有的部门选择性提供数据,参政党组织调研时面临信息滞后、信息信息缺失的情况,直接导致建言滞后、不合实际,甚至误。参政党成员参加政权机关建设的人才使用机制滞后。其成员在政府部门中任实职干部的比例低,且多为副职,诸多领域的信息知之甚少甚至不知晓。加上协商内容和成果采纳基本由部门单向确定在协商主体地位存在显见失衡的情况下,极易出现协商有名无实的局面

三是亟需破解主观排斥的观念难题。一部分人甚至有的领导干部对协商民主存在错误认识和消极态度。有的主导方居高临下,缺乏虚心听取意见的姿态尤其是不愿听取不同意见,不愿接受不可行性论证,参与方缺乏话语权,难以平等协商有的认为“民主是手段走协商民主程序只是履行“先民主,后集中的形式需要;有的口头上重视,实践中却担心协商民主人多嘴杂、浪费时间、影响效率,成为决策的绊脚石,让支持者参与协商,缺乏代表性;有的参与方也持少批评、多拥护、不惹事的心理,被动应付、敷衍了事。这些思想忽略了国协商民主政治实践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优势抹煞了重要贡献和深远影响,对基层协商民主的深入发展设置了观念障碍。

四是亟需破解能力不足的素质难题。就参政党而言,首先是协商队伍薄弱。成员的时间、精力主要集中在自身专业领域,对协商民主的内容、要求以及相关的大政方针、地方政策、落实现状等缺乏了解,更谈不上深入研究,导致主观上不愿参与,真正参与协商的“总是那么几个人”。同时,组织机构乏力。很多参政党地市级机关仅三、五个人,县级组织很少有专职干部,人少力弱,组织保障力不强。

五是亟需破解细则不全的操作难题。当前,各地有关协商民主的配套实施办法或细则总体还处在探索阶段,运行机制还不够严谨,尤其是协商主题、程序不确定,协商结果的落实、反馈和监督力。有的协不协商、协商什么、怎么协商看领导意思办,存在“有空了”才协商以情况通报代替协商的现象。有的事前不通气或预留时间短参与方没有酝酿时间,缺乏深调研,提不出有价值的意见有的协商成果被束之高阁,没有后续反馈,不了了之长此以往,协商参加兴趣索然,协商过程“无疾而终”。


分享到: